|
|
4 T6 m0 q( B. ]1 u_
8 {: }( I. J$ D8 w5 |7 r% Y6 o 点完面条之后,我百无聊奈地四周张望。窗外的风景有些零乱,小商场里的叫卖声和五金店里刺耳的切割声震荡着耳膜。这是一条很狭窄的小道,从东向西是一段上坡路,路中间黄色的隔离带大约有三十厘米高,双向的车辆不能越过这个隔离带。5 a" d' z, q R" U
面馆在三楼,透过窗户,楼下那条小道状况尽入眼中。
! z" Z0 ~1 c+ S% w% m" B 两个人蹬着两辆三轮车从西向东通过小巷,一个是中年妇女,一位是中年男子。两辆三轮车上都载满了厚纸板,塑料泡沫和其它一些废品,堆得很高,一路摇晃。前面中年妇女蹬的那辆三轮车上装的大都是塑料泡沫,速度还比较快,但后面那辆三轮车上的大叔费尽力气,速度却非常缓慢,当三轮车驶上斜坡的时候,甚至时时有向后退的危险,看得出大叔的三轮车上装的东西非常沉重。7 B7 \; p; Z3 |* Y
这个时候,大叔的三轮车后面跟来一辆黑色小车,由于三轮车已经完全占据了小巷的通道,小车只好跟在三轮车后面,用最低的速度前行。为了防止前面的三轮车后退,小车和三轮车还保持了相当一段距离。这段约百米的斜坡对于负重前行的三轮车而言简直就是“蜀道之难”,大叔知道后面有车辆,想加快速度,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三轮车几乎是在以厘米的速度向前挪移。" V% a! J y2 T5 p! g" l7 ~
我想黑色小车司机心里一定窝火极了,甚至有些愤怒。果然过了一会儿,黑色小车的车门打开了,年轻的小车司机快步向大叔的三轮车走去。看到这一幕,我心里禁不住咯噔一下,替大叔担心起来。我不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我想或许会是埋怨,是指责,是谩骂,甚至是殴打。我的脑海里竟然总是浮现出这些画面,只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生的频率着实太高了,在网络上,在电视上,在报纸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时时耳闻目睹这样的事情发生。有人说,这是一个越来越狂燥的社会,善良,理解和宽容离我们越来越远,在道路上,总是充满火药味。5 M' c; n+ a) v" H
然而,我显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位年轻的小车司机没有埋怨,没有指责,更没有谩骂,而是用双手搭在三轮车的尾部,使劲地帮助大叔推三轮车。大叔回过头看了看,三轮车上的纸板和塑料泡沫挡住了他的视线,他看不到年轻的司机。但大叔知道有人在帮助他,加大了力气,三轮车的前进速度明显加快了,很快,三轮车通过了这段斜坡,在坡上一处三岔路口,大叔把车停了下来。
5 W" C! q7 r7 R7 @8 e( u- x! C0 i 小车司机朝大叔挥挥手,返身跑回自已的车子,在他的车后,已经停了三辆车,不停地鸣着喇叭,一个司机还打开前门伸出头大声地喊着什么,我想大抵是在指责年轻司机,怎么把车停在路中间不往前走。
; e) z$ G! a# G" h. |* G9 v 小车司机朝后面的车辆挥了挥手,开着车快速地通过了小巷,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心中升腾起久违的感动。本来,这一幕应当是和谐社会的正常现象,但事实上,这样的场面真的越来越难见到了。
; p+ o8 v( P V4 _! m0 G: g 大叔的三轮车停在坡上三岔路口,还在不停地擦着汗,虽然已经是冬季,但这座城市的冬季依旧十分温暖,对于费尽力气的大叔来说,还有些燥热。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忙碌着,生活对绝大部分人而言都非常不易,我们都应当多些理解,多些宽容,多些温暖,这才是真正的和谐。
* s' ]$ Z6 H4 B1 z Z3 v9 d 在这条狭窄的小巷里,我偶然看到这样温暖的一幕。几个月前,我曾经在一个地下通道的拐角处看到一位司机带着孩子帮助另一位三轮车夫的情景,当时我写了一篇题为《温暖,其实只需让一让的》博文,说实话,在愈来愈狂乱的都市中,能看到这样一幕,心灵总会有所感触。
% n/ e1 [7 ^2 J9 H: x 我在想,如果我开车时也遇到今天这样的情况,我能否象那位年轻的司机一样,去帮人一把?
' [1 \) V/ n3 ^' w5 ]8 H, O 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向那位年轻的小车司机致敬。
* W' h1 u; F0 m2 i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