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偿献血小常识 ( K% m i& _% |& k5 F; a
: I+ `" r; x; U0 p# E1.血液是在血管和心脏中不断流动的红色液体。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体重的百分之八。体重五十公斤的成年人,全身大约有4000毫升血液。
. w/ W( M: L B" ^0 z! |- Z5 Y0 k0 y2 L# m" j
2.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血浆组成。其中有形成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 s* s5 s: Z* ]( q) y
3.经科学家测定,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寿命约为120天。 2 F7 n7 m& {0 V; P7 K
4.到1995年,全世界共发现23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与输血关系最大的是ABO血型系统。世界卫生组织1921年把ABO血型系统正式向全世界统一命名为A、B、AB、O四种血型 ; K, O+ ?% q# C% F/ V/ p' e# R
5.《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开始实施时间是1998年10月1日。
! y- [' G# n6 k& O/ K6.《献血法》对献血者的体重有明确规定,其中男性公民体重要达到50公斤,女性 公民要达到45公斤。
9 d+ H( Q" e% t" ?! ^7.公民献血可献全血或成分血,其中献全血的间隔时间要达到6个月,献成分血(指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要达到1个月。 9 E0 ]4 x, j8 M: b/ n" o2 H( m
8.公民献血时要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血液检验,只有经过健康检查合格的公民才能献血,所以能献血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4 r8 `# E, u0 F
9.最早发现血型的人是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斯坦纳。他的这一发现为输血打开了安全之门,使全世界上亿人的生命获得了新生。“世界献血者日”就是用他的生日6月14日来确定的。
6 m+ P M/ s' Z10.“世界献血者日”是2004年由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共同确定的。 . `/ |* R% ^! R8 o# o9 \
11.血液对人体具有四大功能:(1)运输功能,把氧、水分和各种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2)保持身体酸碱度相对恒定;(3)调节体温;(4)抵御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袭。
& b0 U8 ~; P/ D7 H. u! _0 ]12.血浆约占全血的55%。血浆中的大部分是水,占90%多,其余的是各种蛋白质、有机物和无机物。
" n$ o, p% p5 s( M% ?# C) p13.人体制造血液需要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等多种物质,蛋白质是制造血液的主要原料,而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叶酸、维生素B12可以促使血细胞发育成熟。这些原料,在正常人体中并不缺乏,只要正常饮食,都可以保障正常供给。 / x6 d0 S' _$ k
6 |9 Y+ d. ]. G/ Q4 U
, y. Z+ P* w6 Q% W5 j% o3 L
14.在母亲妊娠期里的胎儿也是有血型的。
7 P, K. L! X+ C& M" L15.很多人认为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如A型血的人性情理智,B型血的人乐观热情,O型血的人则比较自信、坚定等等。其实血型的差别只是取决于红细胞表面的某种多糖物质。实验表明,只要采用几种特殊的酶,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把B型血变成A型血,所以说血型与性格有关没有科学根据。
6 o2 M9 r, o X6 I; @16.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
/ ^, x7 D, i k& {' S17.正常人的血液是可以再生的。所以有人说献血以后,身体的血液就永远减少了,也就伤了“元气”这是不正确的。 2 ]+ k2 ?4 @# h
18.健康人接受乙型肝炎疫苗、甲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不需要推迟献血;但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者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3 v- q( P7 p8 g: d7 \
19.接受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四周后可献血;被狂犬咬伤后经狂犬疫苗最后一次免疫接种一年后才可以献血。
" }; w; W% c4 f& ?20.月经期前后三天的妇女暂不能献血。
# `, k! u; f R* o8 m5 | F21.患急性泌尿道感染病愈后满一个月,患肺炎病愈后满三个月才能献血。
) g5 f/ u: o0 \8 ~2 F! S. @22.阑尾炎手术、疝修补术及扁桃体手术后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满半年可以献血。 1 F2 L2 f! l6 n2 m9 j& _3 q0 J
23.5年内因病输过全血或成分血的人,不可以献血。 % i% `2 }) o/ F) ]3 E% C" }
24.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一方面是要保证病人能得到健康安全的血液,另一方面是要严格地规范采供血单位的行为,保障献血者的健康。
" o- J. \! V5 x$ v: J25.血站的有关设备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所有与血液接触的用具都是一次性的,所以说无偿献血是安全的,不会传染疾病。
! o" n4 G6 L A" J+ P/ M( e26.《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本人及其不享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待遇的直系亲属,因病需要用血时,可以享受全部或部分免费用血。 1 D9 I& w% _% H0 F+ e
27.人类掌握输血技术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健康人定期献血有益健康,可以增强身体的造血机能,还可以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患病几率。 9 g+ ~ o+ T% C q' x% R3 P7 b3 i2 h
28.不是所有患过肝炎的人都不能献血,如果明确患过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是不能献血的。但患过甲型肝炎临床治愈一年后连续三次每次间隔一个月检验正常是可以献血的。 29.输成分血可以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还可以减少病人的输血反应。现代输血治疗已普遍进入使用成分输血的阶段,全血已基本不用。 2 h& y* m$ t0 l! z! K
30.凡无偿献血者有受表彰和奖励的权利,但不应该刻意要求获得物质回报。 ( W! w) Y; \) I& a
31.我国献血要登记真实身份,献血者不得冒名顶替他人献血。 - Y3 ?) X; ?, t
32.稀有血型的人数量稀少,所以稀有血型患者一旦需要输血,很容易因为适合供血的人员不足,而无法及时得到足够的血液。各地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大都采取的方式是建立稀有血型志愿献血者队伍;
* G1 V H+ s% Z/ `7 T9 N% X) u8 w33.《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就是要鼓励符合条件的人积极参加献血。 * ^9 t+ h9 N' a$ r; R- A
34.《献血法》规定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也就意味着公民献血是无偿的,公民生病用血时需要支付血液采集、检验、储存等费用。
, f0 h* p. t6 C( ?7 d35.转氨酶是检测肝脏是否受到损害的一项重要指标。献血时发现转氨酶偏高时,不一定患有肝炎。 , x" j( }# l( ~
36.《献血法》提倡有些人要做无偿献血的表率,他们是-------在校大学生、机关干部、军人;
( K8 n' q* `; w" M% U37.做过胃、肾、脾、肺等器官切除手术已经痊愈的人不可以献血。
+ v6 ~9 j( C j* P j( b38.现在很多人都有近视眼,献血对眼科疾病患者也有要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的患者是不可以献血的,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也是不可以献血的。
7 A" Q7 }9 o# M. |+ h K" n, O* E' y/ ~39.国家对献血中用于采集血液的有关材料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中接触人体或血液的针头、血袋等是不可以重复使用的,只能一次性使用;
$ C3 t. [' c% {9 H40.献血健康检查时有少数人血液检验不合格,而到医院检查,发现检验是正常的。下面正确的解释是为了血液安全,血站做的血液检验为筛查,出现不合格,不一定就是身体有病。
% _4 a B2 c) N# ^+ b41.“世界献血者日”的目的是通过这项活动,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表达对所有献血者的感谢,感谢他们对生命的无私赠与。
4 Z- P) ]7 a# T. S$ }* \5 V* o9 Z2 @( t2 Q, z/ ?
42.《献血法》规定,各级红十字会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职责是各级红十字会依法参与、推动献血工作;
3 J" s6 @0 {& `+ |( J% u43.定期献血,有可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力。 + O& J' k" W* S6 n, R; Z9 h
44.服用抑制或损害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含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类药物)停药后不满五天时暂不能献血; + `3 V6 r( U" Z% X `$ W/ F
45.关于爱喝酒的人献血,只要在献血前一两天不喝,并经健康检查合格,是可以献血的。
/ ~% Q# x2 N6 y% m7 X' l46.献血对体重不会有什么影响,献血后喝一杯水,失去的那点重量很快就补充回来了。 47.献过机采(单采)血小板的公民,献机采血小板后满四个星期,就可以献全血。 48.献血后一般几个小时人的血容量就会达到正常水平。 . j5 Z: i. H6 V) g( t" s" Z
49.献全血与献成分血的区别是献成分血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液中的一种成分(如血小板),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还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 , D4 I9 f; h' e1 s
50.正常人身体每时每刻都会有部分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也会有相应的血细胞新生,所以人的血液总量总是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i% g' @$ A# Z) A51.患有下列疾病者不可以献血 ) m2 J8 W! i: o& d1 s' N. R. S
(1)贫血; (2)白血病; (3)血吸虫病 (4)结核病 (5)艾滋病。 # G* O% N* s! I' D) [
52.公民献血前在填写“献血者健康情况征询表”时,应如实填写所有征询内容,包括下列生活习惯 ; M& v0 l M; Z3 N9 Y% i) X
(1)是否吸过毒;(2)是否有同性恋的历史;(3)是否有多个性伴侣; + d% e4 {* }! `5 j" o# R
53.有下列情况的公民属于暂时不能献血
% x/ J9 h4 [2 L% L(1)半个月内拔牙或其他小手术; ; A4 D y' q: q0 `/ }9 J5 o6 a. ?( J
(2)感冒、急性肠胃炎病愈未满一个星期; 9 @- t! F+ X: _
(3)妇女分娩及哺乳期未满一年者。 [, M" C" }- t/ w8 {9 J0 r6 \# _
54.公民献血前为了保证自身的健康和血液的质量,应该注意以下列问题 & y- n" z! e* G
(1)献血前一天应该食用低脂肪的食物; 4 h/ d/ U1 H; N* t' }1 z
(2)不要饮酒,尤其是烈性酒; + ^9 J; T% V( U6 z J2 {
(3)充足睡眠,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 7 ]1 A$ n% J. v6 h' W
55.献血后很多人担心会损伤身体,所以选择的正确方式是 ( i/ {; {+ o L3 T
(1)正常工作,注意休息;
4 j2 n, \3 M2 r. z! a6 x3 k2 y, F(2)保持正常饮食 # w: N- H( ?4 w* j \) R" a
56.献血者下列权利应该受到保护 9 Z3 C% `1 i7 R. V* v( N, T
(1)无偿献血者有受到表彰和奖励的权利;
& e" l6 D2 R* y$ u3 p) k. k# m(2)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
3 `3 H: v! z$ s$ s(3)献血时享受免费体检、化验的待遇; 4 d9 D4 `: f+ b$ u5 C
57.少数健康人献血时也会有献血反应,主要是献血时发生头晕、心慌、出汗等现象,造成这种反应的因素是
& u2 z5 v+ j3 l(1)由于精神紧张 3 Y% C! ]4 a( H* h) \; j
(2)献血前睡眠不足,或过于疲劳; $ V) ?0 z* z0 ] N9 Z/ r$ a7 G
(3)未进早餐;
# r) ] p8 E6 l6 P58.“国家提倡十八周岁至五十五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写入了《献血法》,关于这一条正确的理解是
3 E+ @7 C1 H1 q- u(1)公民必须达到18周岁才能参加献血; 5 j- a% N) ^- j5 c Y4 }
(2)55周岁以上也可以献血,但必须符合献血的健康条件。
# g( w- p, F+ U! }) W) a2 }: X& f, O59.关于献血与贫血的正确说法是
, e/ j7 z0 y7 ~' Q(1)献血只是献出了人体血液的一小部分,献血后人体就会制造足够的新生血液,不会产生贫血;
; D, s+ g6 u' s' v1 Y( C6 A(2)有人不愿意献血,是担心自己贫血。实际上贫血患者在献血前很快就能检查出来,如果检查出贫血,血站是不允许献血的。
( ~) _5 e4 X: S60.关于公民献血正确说法是 , T& g0 G) D7 U1 K
(1)公民既可以献全血,也可到血站献成分血;
) N w1 P! u2 ^(2)我国公民献成分血主要是献血小板; # A( W9 E! o8 H5 t& M1 G& H+ r
(3)公民一次献全血最多为400毫升; . k% t; X- E. X7 W" g @. U
61.关于保证血液安全的正确说法是 / M; C/ h; B, l1 }
(1)因为无偿献血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不是为了报酬,所以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血液的安全; 0 Q& O2 I* t9 b: E7 ]; J7 K: F
(2)自愿无偿献血不影响身体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