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B/ X3 T/ |+ W0 c 所谓的“磨损费”,从本质而言就是乱收费,虽然在工商部门有过相关备案,但物价局却没批复过,更重要的是在办卡时工作人员并没有点出“磨损费”,许多市民根本不知道有“磨损费”,而每月一元的“磨损费”只是蚕食公交卡押金的“借口”。然而,这却只是掀开了公交卡押金费“丑陋”的冰山一角。/ R) c1 e2 a* w6 M, |
3 U. P/ I& u- G4 h5 o 购买公交卡要交的10元至30元不等的押金,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这笔看似不起眼的“小钱”,汇聚起来数目惊人。据住建部IC卡应用服务中心数据,全国有约4.2亿多张正在使用的城市公交IC卡。据了解,仅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押金总额超过10亿元,以每张卡收取10元押金的最低数额计算,全国公交卡逾42亿元押金如果存入余额宝,一年利息可达上亿元。如果公交卡押金能够专款专用或是安静地躺在专用账户上,这可以接受,可事实上一部分押金以“运营”“折旧”等名义被腾转挪移甚至扣光,最终悄然落入公交卡公司的腰包。“磨损费”就是典型的例子。' N( T* t U. Q$ {
2 s) _% x* w5 s1 @ 公交卡押金一向被公众诟病,因为这涉及三个公共利益问题:一是押金的合理性;二是押金标准的合理性;三是退还运用等服务的合理性。可这三个方面至今没有统一的全国版本和合理依据,各地各自为政,只要有当地政府批文即可。因此,公交公司是不会轻易放过公交卡押金的,明知道不合理也会想方设法收取,然后将其榨干。 . R; l) N* H6 f" B Y" w2 H* B8 G9 U1 K 公交卡押金的不合理性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许多城市现行押金标准已远高于卡工本费。北京市一卡通公司等企业透露,20多元的押金中,一卡通的采购成本只占45%,注册用软硬件系统及相关费用约占30%、发行费用约占8%。而由于公交卡押金的“不透明”,使得公交卡押金成为了“金库”,可以随便支龋. m7 E; D7 k; l. y
. f! \- a$ `) a% e3 w, D 公交卡押金已经病入膏肓,想一般性地治疗是很难断根的,还是干脆将其取消为妙。这虽然看似有点天方夜谭的嫌疑,但却已经在国内有先例。据了解,海口忆推出了既免押金又免卡费的公交卡,只要达到最低充值额20元就可获赠新卡。既然海口能做到,为何其它城市就不行?说白了,在巨额利益面前,能否放下,这要看政府的决心和制度的力量,当然,公众的舆论力量也不能轻视。 / J/ R" e: h! L! E' c6 ~9 c; n4 F+ I! o' c" Q# S1 e
公交卡押金应该取消,如果目前还不能取消,也应该是到了改革的地步。不能再任由公交卡押金继续“任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