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 t9 u& R6 N M1卡被破解与密钥系统无关 - B( P* I6 S% h! Z. N M1卡是利用PVC封装M1芯片、感应天线,然后压制成型后而制作的卡即是我们所说的M1卡,属于非接触式IC卡,其加密采用的是流密码算法,这种算法本身存在着缺陷。众所周知,早在2008年,德国研究员亨里克•普洛茨和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在读博士卡尔斯滕•诺尔成功地破解了M1卡的安全算法。这件事情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这意味着全球多达10亿张安全卡中所使用的一项技术可轻易破解。而我国住建领域的3亿张卡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方面,住建领域加大了从M1卡到CPU卡过渡的相关政策,要求“城市通卡行业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完成升级改造”;另一方面,组织专家进行论证,通过技术分析得出“卡片的破解与密钥管理体系并无直接关系”,而是M1卡的逻辑加密算法本身存在着一些漏洞,这也是M1卡的安全隐患。, }7 e8 k4 h$ K9 _
4 n9 p- l. d5 n, v9 ` 国家级安全密钥体系 / y* L! u4 V+ m 目前住建部所推行的“城市一卡通密钥管理系统”是国家级的安全密钥体系,是符合国家密码安全要求的密钥系统,2009年通过国家密码管理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其防攻击性、防破坏性级别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在全国160多个城市成功安装使用。在此系统下所发的CPU卡在安全性能上远远高于M1卡,是目前IC卡领域安全性能最好的。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于加强公众信息安全的要求,2013年年底,部IC卡中心发布了《关于采取若干措施促进城市一卡通系统升级及加快CPU卡替换M1卡的通知》,明确提出2018年底全面停止M1卡的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 w: l8 `1 i0 J9 t. H% k
' W6 j3 e' F% m7 Q5 B 总之,M1卡的风险和漏洞确实存在,此次平湖交通卡被恶意充值案例之前已有城市出现类似情况,给城市通卡公司带来一定的资金风险和安全漏洞,因此城市IC卡系统的升级换代刻不容缓。